postinfo
石器打孔----人类文明的起点[琉璃艺术论坛]-中国琉璃网_China's Glass Culture
LIULIART.CN
琉璃艺术论坛中国古琉璃〖 古琉璃交流欣赏 〗 → 石器打孔----人类文明的起点

user
关闭 帖子评论
选取类型: 中立 支持 反对
观点标题: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观点内容:
(不支持HTML)
  1. 请以客观、真实地作出评论,并注意语言文明;
  2. 观点发表后不能作出更改;
您是本帖的第 18620 个阅读者
标题: 石器打孔----人类文明的起点
玉之蓝枫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12186
积分:72892
注册:2010年9月5日
楼主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石器打孔----人类文明的起点

古代最初的劳动工具———石器。 使用石器的漫长历程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

  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已能打制粗糙的石器。石料主要是石英岩,多为用石锤打制而成的刮削器和三角形的尖状器。
  远古人除拣取河床、地表上的天然石块外,也掌握了从地层里开采石料的技术,一般的办法是用火烧岩石,然后泼上冷水,使岩石分裂。这种方法,沿用了很久。

旧石器时代的石器主要是用片状石块打击加工而成的。这类工具可用于砍木、刮削、挖掘、狩猎、加工猎物等。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并用这种方法采石、制造生产工具、主要有砍砸器、尖状器、雕刻器、刮削器、两端刃器和球形器。加工石器的最原始的办法是打击法,就是对一块石头加以敲击,使石块出现尖锐的刃口。

12万年前的山西省襄汾县丁村文化遗址中发现2000多件石器,种类有砍砸器、刮削器、三棱大尖状器、球形器等。制造方法除了锤击外,还采用了摔击法、碰砧法等。与元谋人相比,打击石器的方法、种类和质量有了很大的进步。到旧石器晚期,人们已经能制造箭镞等要求很高的石器了。

18000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已经能够磨制非常精致的骨针,发现了用于装饰的钻孔石珠。

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古人已学会磨制方法,磨制石器比打制石器精细,
复合工具也出现了,人们学会了在石器打孔,把打好孔的工具捆缚在木柄上,石斧、石铲由于长度增长或力臂增大。

新石器时代的晚期,石制工具专门化生产。从距今7000—5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多种农业生产工具:石铲、石锛、石耜、石磨盘等。这些工具都以石、木复合制成。在距今5000—3000年的陕西西安半坡文化遗址出土了石斧、石锛、石铲、石锄、石刀等农业生产工具700多件。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00409110731189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桐乡博物馆藏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15 10:22:50编辑过]


LU223723@126.COM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3/5/13 11:17:24
玉之蓝枫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12186
积分:72892
注册:2010年9月5日
2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41718062047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石英岩以(SiO2)为主要成分的沉积变质岩石,可用于研磨用磨石、油石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406382962_1249496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燧石

 燧石有着均匀且细密的质地,它又硬又脆,断裂处呈贝壳状,质优的燧石还会被当作低等的宝石。燧石还有一些变种,如碧玉、玉髓、玛瑙、黑燧石和均密石英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13 12:31:35编辑过]


LU223723@126.COM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3/5/13 11:59:47
玉之蓝枫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12186
积分:72892
注册:2010年9月5日
3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石器上打孔,打孔的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古人类居住的区域,打孔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一、管钻法

管钻法”是一种利用石英沙、水、简单机械在石头上加工孔的一种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竹管的旋转,带动湿的石英沙在要钻孔的地方转动,利用石英沙磨出一个环形的凹槽,当石器较厚的时候,就在石器相对的另一面用同样的方法加工, 当石器较薄或石器较软的时候,就在石器的一面加工。直至将孔磨穿。一般为了对称和美观” 管钻法”大多是两面对钻。

管钻法是一种在4~6千年前,“管钻所钻的孔径较大,可达2~5厘米,在当时可用于钻孔的管子有竹、木、骨管。当时管钻的方法是把已截好的玉料固定,定好圆心后,将开了槽的管钻安放在圆心上,管钻的上端可能用木板或石块加一定的压力。一人稳定管钻,并不断向槽内加水添沙,也可借此人力,向下施加压力。另外一人或两人用皮条(或绳索)在钻柄上缠绕数道,握住皮条两端来回拉,使管钻转动,以带动沙粒磨擦而钻成圆孔。”《冰清玉洁——中国古代玉文化》王仁湘主编,古方著。

上所说的方法是很难钻出新石器时期的管钻孔。通过对大量的管钻孔的研究,发现有一部分的管钻孔壁上仍保留有古时候打孔时遗留下来的明显清晰的擦痕。这些擦痕大多具有同向、近乎平行弧线的特点。用管钻法加工石器时,当孔打成后一般是不加修整的(玉器除外)

这种管钻孔壁上的擦痕被考古界的人称为螺旋纹,它有以下一些特点:
1、 螺旋纹一般不连续,很少有一圈以上,长的有半圈左右,短的只有一小段。

2、 螺旋纹一般都比较粗,跟用金属器具划出来的很容易区分。

3、 螺旋纹大多具有同向、近乎平行弧线的特点,有的在一头和另一条相连。

具有同向、近乎平行弧线特点的擦痕,只有在朝着一个方向,以较高的速度快速旋转时才能产生。如果是“握住皮条两端来回拉,使管钻转动”这样虽然利用石英沙可以把孔磨出来。但来回的磨是不可能产生具有同向、近乎平行弧线特点的擦痕,擦痕应该是犬牙交错的。另外,这种具有同向、近乎平行弧线特点的擦痕是石制的石器的共同特点。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xin_2a41d083dc564d8a94aa94c66e7632fa.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6000年前的上海先民用石斧、石锛砍伐树木、制作工具,进行刀耕火种。马家浜文化制造的石器,以斧、锛为主。虽然已采用整体磨光,但钻孔技术主要使用尖锥器,从两面对钻,有时还要借助凿加工,比较进步的管钻方法尚不多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tu3_u8ljaprz3x3u.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15 9:44:24编辑过]


LU223723@126.COM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3/5/13 12:41:05
玉之蓝枫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12186
积分:72892
注册:2010年9月5日
4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没有金属工具,管形的材料可能有两种:一种是竹子,另一种是骨头。

管形竹子。1、出土的实物中孔径的变化是很大的,很难见到两个孔的大小是一样的,除非是在同一件石器中。

2、 “ 管钻法”钻出来的孔非常圆。

3, 管钻法是一种“单方向高速旋转的钻法”.

这个方法现在看起来很简单,但在5、6千年前却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创造。

磨制石器必然要用到磨石,从出土的大量磨石来看,基本上都是细石英沙岩。用细石英沙岩可以磨去坚硬的岩石。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3050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14 11:42:49编辑过]


LU223723@126.COM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3/5/13 12:52:59
玉之蓝枫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12186
积分:72892
注册:2010年9月5日
5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管钻法”发明的过程可能经历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直接用手快速地搓动竹管,带动管下的石英沙。这一阶段,有两个重要的改进。1、是在竹管下加了水,水的作用有两个,一是把沙子粘牢在要钻孔的地方,二是可以降温,防止钻头部分因过热而着火。2、是在竹管的中间插一根棍子,起到定位的作用。防止竹管徧离要钻孔的位置。这种方法需要两个人来完成,一个人搓动竹管,一个人定位。

第二阶段:是改进直接用手快速地搓动竹管来进行打孔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可能使用了一种类似当今的木工手钻或直接用手拉动皮条来牵引竹管转动的方法。这一个阶段的特点是1、竹管来回作相反方向的转动。2、脱离了用手直接转动,进入了用皮条牵引竹管作运动的阶段。3、转速大为提高,提高了劳动效率,并且具有了机械加工的萌芽。 后一种方法需要三个人来完成,一个人定位,二个人相对地拉动两根皮条。前两个阶段加工出来的孔壁上的擦痕必定是来回相互交错的。要想获得同一方向的擦痕,就必需使竹管沿着同一方向转动。

第三阶段:皮带传动阶段。两面管钻对钻而成的。在上半个孔的底部,可以看到有几道几乎是平行的擦痕,显然这是向同一方向高速旋转由磨擦而形成的弧线擦痕,象这种平行的弧线擦痕在很多管钻孔里都可以找到。这说明当时已经掌握了使竹管沿着同一方向高速旋转的方法。事实上,只有通过皮带传动,改变主动轮与被动轮的不同半径才能使竹管沿着同一方向高速旋转。

从管钻孔壁上遗留下来的具有同向、近乎平行弧线特点的擦痕,推断出用于管钻打孔用的简单的手工机械装置。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90214189.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902141830.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90214185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008年7月-10月对张家港市东山村遗址进行了考古抢救性发掘。石钺、石锛、石凿、梯形玉饰、三角形玉饰、半圆形玉饰、环形玉饰等。东山村遗址内的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遗存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有自己的特色,可能是长江下游史前文化新的类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13 18:30:54编辑过]


LU223723@126.COM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3/5/13 13:02:02
玉之蓝枫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12186
积分:72892
注册:2010年9月5日
6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有孔石器的记载,从现有的资料来看以马家浜文化为最早。”…… “马家浜文化的石器器型大多制作已基本定型且大多磨制平整,已较普遍使用管钻法的钻孔技术,对玉器如玉玦,玉璜的加工技术也如此;已较多使用了石刀。”
马家浜文化时期“已较普遍使用管钻法的钻孔技术,”而马家浜文化时期的年代是距今6000——7000年前。马家浜出土的石斧上孔径非常圆,已非是早期的产品。

二、螺旋纹

螺旋纹主要是指古代人类在给石器打孔时,在孔的内壁上留下的一种划痕,人们在石器介绍或石器鉴定时常提到它。认清它螺旋纹形成的原因,掌握它的特征,是鉴别有孔石器的重要方法之一。
(一)、二次形成的擦痕——螺旋纹形成的原因:
由磨擦而形成的螺旋纹是螺旋纹的最主要形式,它是由第二次的磨擦而形成的。
由于“管钻法”所钻的孔是利用石英沙磨出来的。因为石英沙很硬,而且很脆,所以在与石器的磨擦以及相互磨擦的过程中逐渐被碾磨得很细直致粉末状。其实石英沙由粗到细的过程,也是管钻孔的环形凹槽逐渐加深的过程。当石英沙被碾磨成粉末状时,其钻孔的速度就会变慢。这时就需要更换新的石英沙。如果这时取下未打穿的半成品来看,环形凹槽的底部及其附近是被磨得非常光滑的,而且是很平坦的,这是由于石英沙已被碾磨成粉末状,而且也看不到明显的擦痕——螺旋纹。在添加新的石英沙后,有个别粗的石英沙会挤在孔壁和竹管之间,当竹管转动时在孔壁上留下了划痕,这种划痕成弧形状,当几条弧线在一起时就够成了螺旋纹。这种螺旋纹是在已钻好的孔壁划出的,所以我把它叫做二次形成的擦痕。古人打好孔后一般是不打磨的,所以这种螺旋状划痕在几千后仍清晰可见。
(二)、螺旋纹的特点:
1、不是每一个石器的孔壁上都有螺旋纹的痕迹.只有少数的螺旋纹的痕迹清晰可见,大部分的螺旋纹的痕迹随着岁月的流逝都已模糊不清.
2、一般石器上螺旋纹的痕迹很少有连续不断超过一圈的,大部分的都是一小段圆弧.(在泥岩和陶制的器物上除外)
3、螺旋纹的痕迹一般比较粗,而用合金刚钻头钻出来的孔壁上螺旋纹的痕迹一般比较细。
4、在孔壁的垂直分布上:
(1)、上部稀少,而下部尤其是靠近底部的弧线部分较多且清晰.
(2)、有时上部会出现一些方向呈无序的擦痕,这可能是起始时用手工搓动定位所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88033343668130157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桐乡:博物馆藏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tu2_hblvxk6uu0gb.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90203_9c2c444b723b56a4fd10xzqxzyr5wrg7.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tjqwsbyueigra==_fxvnfipll1ad.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jjg1_tffv+7tz0kegsu1hxze0mzm=_nysbto0kbcvb.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15 9:55:02编辑过]


LU223723@126.COM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3/5/13 13:11:47
玉之蓝枫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12186
积分:72892
注册:2010年9月5日
7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山顶洞人遗址还发现有白色钻孔的小石珠、黄绿色钻孔砾石、穿孔的兽牙、海蚶壳、鱼骨等,用线带穿成串佩带的。小石珠是用白色石炭岩制作的;作工精巧细致,制作时先把一块小石片小心地敲成四方形或多角形,然后把它磨平,再从背面钻孔。黄绿色的砾石,原料是绿色火成岩,长近4厘米,一面经过人工的研磨。孔是从砾石的两面对钻的,对钻的穿孔位置很准确。在山西峙峪村遗址还发现了一件用石墨磨制成的钻孔装饰品。这些都需要一定的刮、挖、磨技术。

新石器时代,在邯郸涧沟发现了一件,由粗砂岩制成的两端为球面形的钻头,长9.17厘米,端径4.4厘米,中间是方体,两端都有一圈一圈的钻磨痕迹。

大汶口文化时期,石器的硬度越来越高,连一些石斧、石铲都穿孔,这种孔采用管穿的方法。钻出的孔很整齐,因为只钻一个圈口,不用钻中间的石芯,所以既省力速度又快。
   

穿孔的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用坚硬的木棍穿孔。在穿孔的地方加上沙子,木棍对准穿孔的地方,手掌转动木棍。或是把木棍的顶端装上石制的钻头。

第二种方法是用一竹竿,削尖了竹竿顶端的边缘,双手不断转动竹竿。采用这种方法,人们还会得到圆柱形的石芯。

第三种方法是把一块石头平放在太阳光下曝晒,在穿孔的地方滴上冷水,反复多次,这样,滴水的地方就有小裂片,一片一片地剥离开来,形成小孔。

第四种是琢穿孔。这种方法适于比较大的石器。可一面琢也可两面琢。所琢穿的孔成漏斗形。

第五种是钻琢穿孔。先从石器的两面琢成圆坑,然后用钻头钻透。

第六种是管筒穿孔。这种管筒穿孔速度快,孔壁直,有明显的旋转纹痕。

总之,穿孔的基本方法,一是琢穿,二是钻穿,三是管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14 14:18:17编辑过]


LU223723@126.COM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3/5/14 11:45:34
玉之蓝枫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12186
积分:72892
注册:2010年9月5日
8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古代石器钻成的孔,因为钻孔的方法,孔的大小,孔的厚度,所钻材料以及石器的硬度等著多条件的不同,所钻出来的孔的形状也有所不同。孔的形状归纳为以下几种:

1、标准形,2、弧线形,3、台阶形,4、内凹形。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tu1_vyftldvfp6qp.gi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LU223723@126.COM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3/5/15 9:19:23
玉之蓝枫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12186
积分:72892
注册:2010年9月5日
9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1、标准形是最常见到的一种类形.它的剖面如图一所示, 象两个英文字母里大写的U字(且开口略微向外倾斜),底部相连而成。

石斧孔的放大图:长11.6CM,刃宽7.7CM,孔厚3CM.外孔直径2.2CM,内孔直径1.4CM。材质为霞石黑花岗石,其中不含石英,硬度为5。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tu2_iphhqq8drld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LU223723@126.COM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3/5/15 9:22:59
玉之蓝枫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12186
积分:72892
注册:2010年9月5日
10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弧线形
  石钺刃宽18.9CM,腰宽16.8CM,高18.6CM,厚0.9CM。材质为青灰色的泥岩,硬度很低,用指甲即可划动,表面十分光滑。

这块石钺有一个特点:上部正中有一个大孔,外圆直径6.6CM,内圆直径5.8CM,这个孔几乎占了整个表面积的八分之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tu3_ncrrfdwcoraj.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石钺它的孔为弧线形。弧线形与标准形的区别在于标准形的孔壁的上部有一段略微向外倾斜的直边,而弧线形没有,这一段弧线的特点是:它不是一段对称的圆弧,而是一段类似对数曲线的圆弧,上面比较陡而下面比较缓。一般说来,弧线形的孔常见于直径比较大的孔。这可能是由于一种特殊的工艺加工而成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tu31_fhnxhikxh3z5.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LU223723@126.COM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3/5/15 9:29:02

  
石器打孔----人类文明的起点
发贴表情
字体颜色 字体背景颜色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超级连接 插入图片 Flash图片 realplay视频文件 Media Player视频文件 引用 清理代码 生成一个财付通交易信息
显示:
预览
回复标题
上传表单
字节.
推广 / 版权 / 友情 / 联系 / 收藏 / 博客 / 微博 / 逸雅集 © 2006-2018 LIULIART.CN 中国琉璃网 沪ICP备070125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