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info
女娲的蛙----蛙图腾,与莫言的小说----蛙[琉璃艺术论坛]-中国琉璃网_China's Glass Culture
LIULIART.CN
琉璃艺术论坛中国古琉璃〖 古琉璃交流欣赏 〗 → 女娲的蛙----蛙图腾,与莫言的小说----蛙

user
关闭 帖子评论
选取类型: 中立 支持 反对
观点标题: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观点内容:
(不支持HTML)
  1. 请以客观、真实地作出评论,并注意语言文明;
  2. 观点发表后不能作出更改;
您是本帖的第 72714 个阅读者
标题: 女娲的蛙----蛙图腾,与莫言的小说----蛙
玉之蓝枫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12186
积分:72892
注册:2010年9月5日
楼主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女娲的蛙----蛙图腾,与莫言的小说----蛙

动物图腾,发生于原始狩猎经济基础之上。蛙图腾是仰韶四大图腾之一,蛙纹图腾形象及变形图案在整个黄河流域仰韶文化遗址中几乎到处可见,东起河南渑池的仰韶,陕县的庙底沟,西至甘肃临洮的马家窑都有发现。女娲氏部族活动在华夏文明的摇篮黄河流域渭河河谷地带的仰韶文化分布范围。

蛙,詹诸即蟾蜍,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月精。《淮南子·精神训》曰:“日中有鸟,而月中有蟾蜍。”闻一多先生考证,汉代女娲氏同伏羲氏一起“被列为三皇中之首二皇”并且成为“日神和月神的代表”。女娲氏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类及其文明。女娲相关的是蛙图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shca20060215-5-l.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汉代画像石上的女蜗图像

河南南阳有一块现被命名为“嫦娥奔月”的东汉画像石,该图曾被用于1998 年3 月16 日发行的中国汉画邮票,上有一身穿宽袖汉服长有蛇尾和动物后腿的女性侧面像,双手前伸,与内置蟾蜍的月相接,图像外围有卷云纹和多个小型圆形实体。

蛙多子,是生命繁衍的象征。将动物形与人形二者叠合,赋予人类同样的能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8/15 5:32:40编辑过]


LU223723@126.COM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4/2/26 4:35:06
玉之蓝枫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12186
积分:72892
注册:2010年9月5日
2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对蛙图腾的崇敬礼拜,有的则是祖辈遵循约定成俗的民间礼仪。
 “补天补地节”。农历正月二十日这天,“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陕西乾县、四川广远民间有正月廿三“娲波”节,那是女皇武则天诞辰纪念日。武则天自命是女娲转世,唐人因称乾陵为“娲皇合位”。

    端阳女儿节。“端阳礼”以女儿婚后第一年最为隆重,除外,追节面食礼品,依然是面塑的哈蟆、鸟(鸡)、鱼、小龙锥巴一组图腾形象,先是给女儿送节(追节)。以后是给外甥、外孙赐送蛤蟆裹肚儿,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俗传端午节成为爱国诗人屈原投江纪念日。纪念屈原,除了五月五日投粽搭救屈原之外,政治家还有一个五月二十三龙舟打捞浮尸的仪式,这二者匹配才算得上真正的屈原纪念日,与源于女娲时代的端午女儿节意义大相径庭。端阳女儿节的核心是古老的蛙图腾图纪念日年复一年的民间习俗活动。

    八月十五拜月风俗。中秋节八月初五过后至十五日一旬时间,女儿要给娘家奉送月饼。八月十五之夜,明月当空,家人团圆,由主妇插香遥祭月神,陈列月饼及时鲜水果石榴、柿子、红枣等。月饼象征月神,护佑全家团圆,鲜果患味着榴多贵子,事(柿)事如意。祭仪过后,由家长分给全家老小月饼,全家一起啖食,共享天伦之乐。这个传统习俗仍然是来源于原始的女娲——月神崇拜风俗。

月神就是女娲、女娲氏族的图腾就是蛤蟆蛙(蟾蜍),这在汉代已成定俗。汉墓出土帛画及画象石刻中以蟾蜍象征月亮,同时以金鸟象征太阳。在伏羲被奉为日神的同时,女娲即被奉为月神。因之月宫古人又称“蟾宫”,“蟾窟”。月之别名则有“蟾”和“玉蟾”之称,于是月光也就直称“蟾光”。著名成语“蟾宫折桂”就是由这个古老的蛙图腾崇拜脱胎而来。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shca20060215-2-l.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蛙纹在中国是一种源远流长的艺术母题,除彩陶外,还出现在岩画、青铜器、帛画、画像石以及现代民间艺术的剪纸、刺绣等艺术载体中。

张自修先生撰文说:“由女娲图腾脱胎产生的蟾蛙题材在民间久经沧桑、历劫不灭,最古老的原始艺术的灵魂不断地在现代民间美术血肉之躯中获得新生,论其传统之悠久,生命力之顽强,影响之深广,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是罕见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8 15:59:38编辑过]


LU223723@126.COM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4/2/26 4:42:09
玉之蓝枫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12186
积分:72892
注册:2010年9月5日
3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娲=毳、蛙=娃 蛙图腾后逐渐演变成:娲.毳=娃。女娲氏之“娲”,东汉许慎《说文》十二云:“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而“娲”与“娃”通用,故女娲之“娲”可理解为“神圣女”的古用专称名词。“化万物者也”,这里简直赋予了她“世界万物之祖”的意义。

蛙图腾后来演变成文字“良”,即“蛙”之本字。汉人《广雅》云“毳,始也,”《方言》云:“律,始也”。《说文》则云:“始,女之初也。”

    “孕”字,妇女身怀六甲之意,古作“蝇”。甲骨文为熟。人之初,就是蛤蟆娃加上一个篆写的“商心’字,女蛙为“孕”,岂不是女娲抟土造人神话传说在文字上的落脚?有趣的是中医界现在仍把女性人们叫做“蛤蟆口’’或者“蛙口”(娃口),同样也是女娲造人的意思。女之初,为毳,即“吨”,甲骨文人之初,为孕,即掘,甲骨文作怒、 世界万物之初为“娲”,而女娲氏的图腾形象为戳。

蛙图腾是中国的远古演进凝结成的表征符号,女娲既与蛙和月亮相关,这种地上和天上的联系。女娲——蛙——月亮(蟾蜍)——西王母——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421122184477145.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三星堆博物馆 蛙形金饰片

蛙形饰长6.96厘米,宽6厘米,厚0.04厘米。器呈片状,头部呈尖桃形,并列一对圆眼。亚字形身,背部中间一脊线,前后四肢相对向内弯曲,尾端尖。脊两侧饰对称弦纹,由背脊处延至四肢,弦纹内饰一排连珠纹。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shca20060215-1-l.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马家窑彩陶蛙纹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50206trqr0krpmk8rnzyj_jpg_thumb.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c454cbf98f28c6319ba5d20383d30b75_orig.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42261417132519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487112894232392174.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蜷曲的四肢、葫芦形的头部,尖桃形的蛙嘴,呈并列凸起的一对圆眼,腹部两侧的突起,尖状的尾端,以及沿着背脊两侧向四肢延伸的弦纹和连珠状乳丁纹都极富特色。特别是连贯排列的圆而高凸的乳丁纹,形象地表现了青蛙或蟾蜍身上的斑点疙瘩,金箔蛙形饰的四肢作对称性弯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8 16:13:19编辑过]


LU223723@126.COM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4/2/26 4:56:10
玉之蓝枫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12186
积分:72892
注册:2010年9月5日
4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198588_840555.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从“蛙”“娃”的谐音,不难看出这次莫言惯用的图腾崇拜,对准了生孩子那些事。这次的《蛙》文风朴素、内容也更近现实。但大红封面上巨大的一个标题“蛙”和一个“娃”的剪影,书脊上还趴着个高密泥娃,依然是招牌的莫言式象征手法。只不过“蛙”在民间的生殖崇拜。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b0000607754.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se1423951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438537325312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书中以主人公蝌蚪对日本友人杉谷义人的四封信加一部剧本的形式,讲述了乡村医生“姑姑”的传奇人生经历: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说一不二地推行,让姑姑成为乡亲心中的魔鬼——让已生育的男人结扎、强迫已生育的怀孕妇女流产,甚至造成一尸两命;在姑姑退休那天,回家路上误入了一片洼地,无数的青蛙包围并袭击了她,其后的姑姑借丈夫的手,捏无数泥娃为曾死在她手下的“娃”赎罪。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8 12:48:55编辑过]


LU223723@126.COM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4/2/26 5:32:35
玉之蓝枫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12186
积分:72892
注册:2010年9月5日
5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我家也赶上了计划生育,也是一个孩子。80后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相对孤独的环境,亲人对其众星捧月,正赶上改革开放,物质越来越丰富。过去我们觉得在物质上给了他们很大满足,认为他们是幸福的,但是现在看应该修正这一看法,因为独生,他们在精神上的缺憾很难满足,毕竟物质是很容易满足的。我觉得他们有不逊于前辈的创造力和坚韧的精神,要知道童年时期受的委屈并不是不可逆转的,还是可以在生活中得到矫正的,我觉得他们还是可以胜任和担当。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30315031229.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莫言携“蛙”上两会 建议提高失独家庭待遇

汉代以前,伏羲与女娲在文献中都是各自独立出现的,二者并无关系。至汉代,方被人们配对形成对偶神。首见于文献《淮南子·览冥训》:“伏戏、女娲不设法度而以至德遗于后世,何则?”西汉早期鲁国鲁恭王刘馀( 前154- 前127) 的宫殿。文中记有:“伏羲鳞身,女娲蛇躯。在西汉初期,出现左右组合的日、月图像。

西汉中晚期,位于洛阳卜千秋墓的天象图开始添加被描绘为人首蛇身的主日、月之神——伏羲和女娲,他们被置于日、月近旁,为并置关系。主日月之神的蛇尾由直立演变为斜伸,继而变为平伸;主日月之神由身体与日月不接触而演变为相互接触;伏羲、女娲图像体系与日、月图像体系逐渐融合,关系日益紧密,由各自独立而结合成为一个整体。

东汉时期墓葬艺术的画像石、画像砖中伏羲擎日、女娲举月图定型后的常见模式为:人首蛇身的伏羲与女娲呈交尾或不交尾状;男性神伏羲擎日、女性神女娲举月,且日、月高高超过头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26 17:52:29编辑过]


LU223723@126.COM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4/2/26 5:38:22
玉之蓝枫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12186
积分:72892
注册:2010年9月5日
6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淮南子·览冥训》称当年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她“乘雷车,服驾应龙,骖青虬”,“前白螭,后奔蛇,浮游逍遥”。雷车也就是龙车;应龙是生有双翅的飞龙;青蛇、白螭都是龙属。

王逸在为《楚辞·天问》中“女娲有体,孰制匠之?”一句作注时讲“传言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亦云“伏羲鳞身,女娲蛇躯”。《帝王世纪》讲女娲氏“蛇身人首”,《列子·黄帝篇》言女娲氏蛇身人面,蛇是龙的模特,龙是蛇的升华,蛇可以变成龙,龙也可以化为蛇。那么,说女娲“蛇身”、“蛇躯”、“蛇形”,也就等于说女娲“龙身”、“龙躯”、“龙形”。因此,学者们常把汉代画像石上、唐代绢画上的长尾交缠状的伏羲女娲图,既称“蛇身像”,也称“龙身像”。

  龙因被伏羲女娲所比称而具有人的气息,进而以象征物的面目融入华夏人的祖先崇拜。同时,伏羲是龙,女娲也是龙。两龙成亲,造就和繁衍了古老的东方民族。人祖即龙祖,祖先为龙,子孙后代是“龙的传人”。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366659384.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凌源三官甸子出土的战国蛇衔蛙铜饰。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366659385.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代伏羲女娲绢画。
在远古神话中,人类的始祖伏羲氏、女娲氏人面蛇身,“人首蛇身”可能是众多远古氏族的图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366659380.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阜新查海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罐上的蛇衔蟾蜍雕塑。
距今8000年前查海先民图腾

 
阜新查海遗址发现的距今8000年前的蛇衔蟾蜍纹筒形陶罐,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蛇的图像。这件夹砂黄褐陶敞口筒形罐,其一面浮雕单只蟾蜍,另一面浮雕蛇衔蟾蜍,蟾蜍作四肢张开惊恐逃跑状,蛇张口衔住蟾蜍右下肢。这是一件图腾崇拜作品。这件陶罐似乎表明,查海聚落是由蟾蜍和蛇两个氏族组成的部落,查海先民既期冀能像蟾蜍这样具有很强的繁衍能力,又期冀像蛇这样具有强大威力的动物来保护本氏族。

  暗示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龙”的形象,是以蛇身为主体的,龙是由蛇演变而来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9 6:32:53编辑过]


LU223723@126.COM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4/3/7 2:02:28
玉之蓝枫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12186
积分:72892
注册:2010年9月5日
7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在远古,在一个部落里有多种图腾崇拜,伏羲部落从太阳图腾,龙图腾,发展到太阳神图腾-----太阳神龙。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7af686921c8f48049076c63a28d3778.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镂空蛙纹镜
这件铜镜为镂空复合镜,但镜面佚失,此为镜背部分。小环钮,镂空莲瓣钮座。钮座与蛙吻相连,蛙的前爪平伸,与镂空的L形宽条纹相接,後爪弯曲蹬於镜缘。镜缘装饰几何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22 19:52:15编辑过]


LU223723@126.COM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4/3/7 2:19:30
玉之蓝枫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12186
积分:72892
注册:2010年9月5日
8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淮南子?览冥训》与《列子?汤问》都有具体的记述,综合起来,内容是:上古时,天穹的四周突然塌,九州大地开裂,天下不能覆盖大地,大地不能承载万物;火焰熊熊不灭,洪水浩渺,翻滚不停。猛兽吞食人类,鸷〔zhi至〕攫取老弱。
女娲铸炼了五色石去补苍天,斩下大龟的四足当顶天柱;她为了救中原众生,杀死了黑龙,用芦灰湮塞洪水。苍天补好了,天空的四周稳固了,洪水干枯,中原平静,禽猛兽都已死去,黎民得以安生。她背负大地,怀抱青天,使禽兽虫蛇无不藏起了它们的爪牙和毒螫(事),没有心思再攫噬(氏)人们。
 女娲治水、补天的神话,堪称奇瑰宏伟,有深远的影响。西南少数民族除了有伏羲、女娲避洪水、结婚的传说故事以外,云南藏族还有《女娲娘娘补天》的神话传说。
 女娲的功德,真是上至九天,下至黄泉,名播后世,光照万物。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212_20080812094132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商晚期  蛙纹钺

1975年陕西城固县五郎庙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长20厘米,刃宽15.7厘米。圆弧形刃,长方形直内一穿,钺身中为一镂空蛙形,蛙圆目,背饰涡纹(火纹),作爬形状。另外陕西洋县博物馆也藏有一柄风格一致的蛙纹钺,1981年陕西洋县下范坝出土,长22厘米,刃宽13.6厘米。此类蛙纹钺,多出于巴陕交界地区,有巴蜀青铜器的风格。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81215_42d08008721d65ad9e28henvi47etxcz.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长18cm,宽7cm 1965年冀朝鼎捐献故宫博物院藏。
  扁体,长方形内,刃呈弧形,内上有一穿孔,钺体上有镂空蛙纹,肩上有二长方形穿孔。钺上有镂空蛙纹者较少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c788794a4c27d1e88045ef51ad5ad6eddc438a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8 16:19:51编辑过]


LU223723@126.COM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4/3/7 2:46:20
玉之蓝枫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12186
积分:72892
注册:2010年9月5日
9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历经艰难:我终于找到了关于“女娲”夺人眼球的“证据”

《山海经•海外南经》:“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海外东经》:“东方勾芒,鸟身人面,乘两龙。”《海外西经》:“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大荒西经》:“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海外北经》曰:“北方禺强,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郭璞注:“北方禺强,黑色手足,乘二龙。”

《大戴礼•五帝德》也说:黄帝“乘龙”,“颛頊乘龙而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四方神圣和历代皇帝均“乘龙”,表明都是男女始祖“伏羲女娲”这“两龙”的后裔。“神龙”标志,遍及中国,贯穿古今,实为中华民族的先祖图腾,正如《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说:“祖龙者,人之先也。”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9a5c0216d71066c2f7f436ca653f263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西周早期   “娲乘两龙”

当年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她“乘雷车,服驾应龙,骖青虬”,女娲“龙身”、“龙躯”、“龙形”、“龙身像”。提供了充分的物证。娲首龙身、双龙首蛙身,蛙图腾与龙图腾相融合所形成的,收纳蛙与龙动物图腾的特点,形成复合图腾,兼容并包的龙和蛙图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26 18:18:41编辑过]


LU223723@126.COM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4/3/7 3:11:04
玉之蓝枫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12186
积分:72892
注册:2010年9月5日
10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彩陶纹饰中大量出现的蛙,娲图腾脱胎产生的蟾蛙——蛙结构、文化模式、宗教观念存于一体蛙与蟾统注,称蛤蟆四腿无尾女性的阴部落的标志。

蛙---(蟾蜍)四腿无尾,大腹,鼓腰隆背,衍、殖象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wypl20100518-1-l.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蛙图腾化的艺术符号。盆底绘制精美的黑彩写实蛙纹(见图1),形象生动传神,面部表情似笑非笑,半月形头部上有两个圆点眼睛,挥舞着四肢,腹部浑圆。还有一件马家窑蛙纹彩陶罐,将蛙进一步抽象、夸张、升华。蛙的双肢强健有力,周围饰以水波纹。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01xecfygy6dhzhqqqua6&690.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2/12 15:12:19编辑过]


LU223723@126.COM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4/3/8 7:12:16

  
女娲的蛙----蛙图腾,与莫言的小说----蛙
发贴表情
字体颜色 字体背景颜色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超级连接 插入图片 Flash图片 realplay视频文件 Media Player视频文件 引用 清理代码 生成一个财付通交易信息
显示:
预览
回复标题
上传表单
字节.
推广 / 版权 / 友情 / 联系 / 收藏 / 博客 / 微博 / 逸雅集 © 2006-2018 LIULIART.CN 中国琉璃网 沪ICP备07012567号